ěr

洗耳


拼音xǐ ěr
注音ㄒ一ˇ ㄦˇ

洗耳

词语解释

洗耳[ xǐ ěr ]

⒈  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

引证解释

⒈  表示厌闻污浊之声。

《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汉 赵岐 注:“乐道守志,若 许由 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尧 让天下於 许由 ……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岳 潁水 之阳, 箕山 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 尧 又召为九州长, 由 不欲闻之,洗耳於 潁水 滨。”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李建勋 ﹞尝畜一玉磬,尺餘,以沉香节安柄,叩之,声极清越。客有谈及猥俗之语者,则击玉磬数声於耳。客或问之,对曰:‘聊代洗耳。’”
清 顾炎武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洗耳 苕水 滨,叩舷歌《採菱》。”

⒉  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

宋 王迈 《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洗耳候凯音,嘉节迫吹帽。”
元 周权 《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清 李渔 《巧团圆·得妻》:“如今细説一番,待小生洗耳听者。”

国语辞典

洗耳[ xǐ ěr ]

⒈  本指尧聘许由为九州长,许由厌闻世事,洗耳于颍水滨。见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后比喻不愿过问世事。

《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

⒉  比喻专心、恭敬的聆听。

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薰洗耳听。 」

分字解释


※ "洗耳"的意思解释、洗耳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经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洗耳恭听的人,不仅到处受到欢迎,过些时候,他还会学到一些东西。

2.亲爱的朋友,我们的耳朵要过纪念日了,所以你听好了:对于批评洗耳恭听;对于谣言充耳不闻;对于是非耳聪目明,耳朵的功劳大大的,好好善待啊,全国爱耳日,珍惜每一个拥有的日子!

3.和一位贬低者谈话很累人,所以,最终你不得不屈服,决定洗耳恭听。

4.说完了毕恭毕敬的低下了头,林老看来也不得不在心里面拍案叫绝,赶紧跟着做同样的动作,也低下来头,一股洗耳恭听的样子。

5.有一天老师让我们背十分难,到了提问的时候了,全班鸦雀无声,我一子不漏的背了出来我背的滚瓜烂熟,洋洋得意的,全班洗耳恭听。

6.全国爱耳日,护耳贴士送给你:远离嘈杂与喧哗,噪声环境耳塞戴,发炎耳鸣急就医,耳机声音要适当,清洗耳廓要经常,沐浴洗头防进水,安全健康最重要!

7.对于这些荒谬的言论,他们表面上洗耳恭听,心里却十分不以为然。

8.不过弥尔顿自会给那些摒弃杂念、洗耳恭听的人带来他自己的音乐。

9.他津津有味地谈著这次的纽约行,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洗耳恭听。

10.亚当斯先生眉飞色舞地向斯宾塞先生解释其中奥妙;斯宾塞洗耳恭听,却显然只是出于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