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


拼音jì lǜ
注音ㄐ一ˋ ㄌㄩˋ

繁体紀律
词性名词


纪律

词语解释

纪律[ jì lǜ ]

⒈  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

morale; discipline;

⒉  纲纪法规。

statutes and laws;

引证解释

⒈  纪纲;法度。

《左传·桓公二年》:“百官於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公在庙堂,总持纪律,一用公直,两忘猜昵。”

⒉  规矩;规律。

汉 徐干 《中论·历数》:“昔者圣王之造历数也,察纪律之行,观运机之动。”
宋 邵雍 《和赵充道秘丞见赠诗》:“殊无纪律诗千首,富有云山酒一瓢。”
《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若似 花子虚 终日落魄飘风,谩无纪律,而欲其内人不生他意,岂可得乎?”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三十六忠庙题词》:“庙廷立 明 初二碑,其文宂长无纪律。然叙 鄱湖 之战,视他书较详。”

⒊  指军纪。

宋 苏轼 《王仲仪真赞》:“转运使摄帅事,与副总管议不合,军无纪律。”
《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只因武备久弛,军无纪律。”
清 戴名世 《史论》:“观良将之用众也,纪律必严,赏罚必信。”

⒋  机关、团体、政党等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要求其成员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

国语辞典

纪律[ jì lǜ ]

⒈  纲纪规章。

《左传·桓公二年》:「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原来太史慈所招军大半是山野之民,不谙纪律。」

秩序

英语discipline

德语Disziplin (S)​

法语discipline

分字解释


※ "纪律"的意思解释、纪律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经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马卡连柯

2.我们是共产党人,有组织、有纪律,不是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3.没有铁的纪律,战车就开的不远。

4.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制力的欲望。

5.封不觉一本正经地回道:“江湖,是一个虚无的概念。用以描述一群有组织无纪律的非政府武装力量之间的关系。”。三天两觉

6.这两个学生在考场上竟敢徇私舞弊,抄对答案,必须给予纪律处分。

7.国民党军队由于纪律不严,不堪一击,败给了八路军。

8.我最恨人们永远买大一号的衣服来纵容自己发胖。我是一个有纪律的人。

9.整个数育过程都贯穿着一条道德义务感的红线。义务感并不是束缚人的枷锁,它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恪守义务可以使人变得更高尚。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使义务感成为自觉纪律这个极其重要品质的核心,缺少了这种品质,学校就是不可想象的。

10.你是个文静听话的孩子。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课堂上,你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课后,你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在学习上,只要你多想,多问,多练。你的成绩会更好的。